麦达纳12月12号比赛
(中央社)台灣友邦宏都拉斯宣布有意與中國建交,對美中台乃至中美洲地緣政治帶來新衝擊。
2人利用人軍方脈引介退將赴中接受招待 根據高雄地檢署的新聞稿指出,高雄地檢署國土安全專組主任檢察官宋文宏、檢察官甘若蘋、 許紘彬指揮法務部調查局高雄市調查處,偵辦夏復翔及羅志明引介退將予中方人員接觸而發展組織一案,經偵查終結, 檢察官認定2人均違反修正前的《國家安全法》第2條之1規定,涉有為中國地區行政、軍事、 黨務機構或其他公務機關或其設立、指定機構或委託之民間團體發展組織罪嫌,依法提起公訴,並於今(16)日將在押的2人移審法院為何確診者可應考卻不能投票?中選會:台灣沒有不在籍投票制度,王必勝:若有違規就開罰 不在籍投票可行嗎?──面對恐懼,共同思索台灣民主的下一步 而當投票通知寄回原戶籍地,目前礙於「在籍投票」的規定,受刑人並無法實質出監行使投票權。
至於受褫奪公權的受刑人,依《刑法》規定,所剝奪的參政權有「為公務員之資格」、「公職候選人之資格」。也就是說,目前全台監所5萬多的受刑人,只要未受監護宣告、滿足年齡和居住6個月以上的規則,就可以而且會被計入投票權人裡,都會拿到投票通知書。2020年罷免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選舉時,民間團體也曾協助2位受刑人向中選會及高雄選委會請求設置適當投票措施,同樣遭拒,此2位受刑人之案件其後提起行政救濟,暫時處分案件已窮盡救濟,並聲請釋憲,然而大法官已於2021年3月決議「不受理」。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法官當時引用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在釋字第755號解釋所提協同意見書內容,認為受刑人的人身自由雖被限制在監獄中,但不因此就被《憲法》放逐,成為不受基本權保障的「棄民」或「化外之民」,因為受刑人只是「穿囚服的國民」、不是「非國民」。
因此法官認為,7名受刑人告錯對象,應該要求監獄所在地的選委會,考慮在監所內設置投開票所或讓聲請人戒護外出投票,中選會非義務機關,駁回7人的聲請。」 針對張錫銘提到希望2024年能投下總統票,這是監所關注小組在去年1126針對修憲複決公投爭取受刑人投票權的一項行動,該小組1個月內收到來自全台51個監所31個監所(包括明陽中學)共2526份請求書,並遞交給中選會啟動後續行動,張錫銘就是發出號召後第1位簽下請求書的在監受刑人。這個母法規定「自立生活支持服務應依需求評估結果,由身心障礙者及同儕支持員共擬訂自立生活計畫,建立身心障礙者自主生活方式,協助其實現自主生活時所需之各項人力協助,並依其需求提供24小時服務。
除非造成過度負擔,否則個人助理必須依玉姐的個別化標準,但新北市社會局沒有衡酌玉姐自立生活需求,也沒有與玉姐對話、協商調整可能性,顯然有裁量怠惰的違法之處這個母法規定「自立生活支持服務應依需求評估結果,由身心障礙者及同儕支持員共擬訂自立生活計畫,建立身心障礙者自主生活方式,協助其實現自主生活時所需之各項人力協助,並依其需求提供24小時服務。近年來玉姐身心不斷退化,且因為病況,經常處於生命風險中,60小時的時數實在嚴重不夠,認為政府應該給予重度身障者24小時照護時數,不過新北市政府則依相關辦法,拒絕了玉姐的要求。相關經費現由公益彩券回饋金補助各縣市政府執行。
個人助理應提供身心障礙者個人於活動與社會參與中所需之協助,且不得以外籍看護工遴用。這也是全台第一件重度障礙者爭取個人助理服務時數之行政訴訟。
像玉姐這樣的重度障礙者,台灣目前常見的照護方式有幾種,第一個就是由家人親友照護,第二個則是每個月花2-3萬元,請24小時住在一起可以隨時照護的外籍移工看護。民間團體和玉姐的律師主張,鄰近的日本以及韓國政府已有提供每日24小時的個人助理服務,協助障礙者在社區中自立生活,然而在台灣這制度推行了12年,還是非常仰賴家庭或個人自行承擔照顧的重任。玉姐為一名患有肌肉萎縮症,獨居低收的重度障礙者,平時生活大小事都需要有人力協助,她3年前向新北市政府社會局申請個人助理服務時數每月744小時(即每日24小時),社會局依法僅核定每月60小時,也就是一天大概只有7小時的助理費補助。而玉姐由於父母都已經不在,也沒有其他家人,也沒收入能請外籍移工看護或住機構,因此選擇申請透過申請政府補助,來請個人助理和居家服務員到府協助她的日常生活。
法院認為,除了核定玉姐60小時個人助理服務時數外,應再核予多少時數,有待新北市社會局作出適法裁量的決定,因此撤銷不准逾60小時的處分,社會局應依判決的法律見解,重新作出適當的處分。就連上床睡覺,也常常因為身體無力翻身跌倒,又沒人在身邊,所以不得不報警,請警察來家裡扶她起來。有時候甚至一個晚上得報警2次以上,她也很不願意如此造成警察的負擔。因此這個指標案件的判決出爐後,他們非常開心,也呼籲新北市政府不要再上訴,儘速調整時數補助辦法,這不是為了玉姐一個人,也是諸多重度障礙者期盼的。
而另外一位障礙者則表示,他去看過玉姐幾次,過去這兩年因為疫情關係,玉姐的生活更加困難,因為擔心打疫苗可能的狀況無人能幫忙,甚至沒有打疫苗,最後是確診而住院兩週。今天到場聆聽宣判的還有多位也同樣患有肌肉萎縮症的障礙者,其中一位障礙者也現身說法,表示當個人助理沒有在的時候,其實他們都常常得睡在輪椅上,因為他要自己上床睡覺還要裝呼吸器太困難。
律師:關鍵里程碑判決,盼新北市不要再上訴 玉姐委任的律師翁國彥今天到場表示,本案在訴訟期間,新北巿社會局提出匪夷所思的答辯,例如假設他們同意玉姐每天24小時個人助理服務時數,巿政府社會福利預算會「破產」,因為他們的預算無法支應全巿17萬名身心障礙者都來申請個人助理服務時數,翁國彥反問,「17萬個身障者,難道都需要個人助理以及一天24小時時數嗎?」顯然不是如此,而且目前的補助申請狀況,其實預算都還有餘額,他認為這不能當成拒絕玉姐請補助的理由。2011 年,臺灣正式將自立生活支持服務納入《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》(下稱障權法),推動個人助理、同儕支持等服務,以協助障礙者拿回自主決定權、能選擇自己想過的生活。
另外判決也指出,新北市社會局沒有依身心障礙者福利與服務需求評估、證明核發辦法、服務辦法的規定,循序踐行需求評估、籌組專業團隊確認評估結果、以書面通知玉姐,並依需求評估結果,經玉姐及同儕支持員共同擬訂自立生活計畫,已違反法定正當程序。玉姐提訴願被駁回後提行政訴訟救濟,請求補足每月684小時差額,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今(16)日撤銷原處分,認為社會局沒有正視障礙者的實際需求,且訂定時數上限有違法之虞,應重新評估時數。高等行政法院法官為何撤銷「60小時」的處分 今天法院正式宣判結果,法官認為新北市主張的「補助辦理109年至110年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」及「補助辦理111年至112年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」,規定個人助理服務時數之上限,而非依身心障礙者之具體需求評估結果,已牴觸母法,也就是《身心障礙者個人照顧服務辦法》第71條。除非造成過度負擔,否則個人助理必須依玉姐的個別化標準,但新北市社會局沒有衡酌玉姐自立生活需求,也沒有與玉姐對話、協商調整可能性,顯然有裁量怠惰的違法之處。全案審查迄今1年半,終於在今天宣判結果。不過新北市社會局的「補助辦理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支持服務計畫」中規定,申請的時數補助上限是60小時(今年改為100小時),也就是一天大概僅有7-8小時的補助時數。
破碎不完善的人力照護制度,對全民來說是重大危機,也是政府漠視已久的問題。第三個則是入住長期照護機構
觀看這部電影前面三分之一,當張博偉(朱軒洋 飾)與韓吉(宋柏緯 飾)在天台上,半恐嚇半慫恿要王鴻全(蔡凡熙 飾)「製造祕密」的過程,幾近霸凌。從後面他們的彼此背叛更可證明所謂的「兄弟」,是恃強凌弱、彼此認同壯陽的短暫平衡,張博偉知道這份關係的脆弱,不想失去學生時期的「優勢」,才會提議「交換祕密」,來堅固彼此之間的「友誼」。
所以王鴻全下手之後的劇情,就都是理所當然的發展,只是正式從校園內的三人位階,過早進入「社會」的試煉。Photo Credit: 禾豐九路提供《黑的教育》劇照「成功」的男性成人禮如果將男子氣概定義為一種成就,成年男人就是「一項必須經歷掙扎與痛苦而贏得或是奪取的獎品」,同時也是「不穩定或是人為的狀態」,故而他們會繼續互相剝奪,直到足以保全自身。
不過殘酷、嘲弄和排除,本是男性友誼之間的內容,終而成為本能反應。王鴻全的返身,也就成為必然。而且,很明顯韓吉的祕密是張博偉的加強版:你性侵?那我就殺人+殺狗好了。一方面可能是他缺乏這方面的想像力(畢竟他剛通過推甄,心力有限),另一方面如同張博偉所言,畢業之後,他就可以擺脫這兩個舊友,重新開始截然不同的生活,這場「慶祝」對他的意義不同——這點從前面兩人爭著當他的司機、還指定要開瑪莎拉蒂時,他表情裡的為難可知,所以他從來沒想過要交換什麼祕密,或做什麼事來鞏固「友情」。
張博偉、韓吉、王鴻全這三個「要好朋友」,在對話來看,三人各據勇敢、群體、學業各一優勢,看似平衡,實有階級:男孩之間彼此認同的友誼,建立在男子氣概的成就,且必須時時保持優異,而這之中最容易「即時呈現」的,就是「勇敢」:你若不是強壯而有價值的男子漢,就是怯懦而無用的膽小鬼。至於兩位警察對「善惡」的討論,和男警(黃信堯 飾)的「處理」,就只是順應社會規則的結果:做好人要有足夠的實力,包括被背刺(例如王鴻全想回頭救韓吉,還勸女子找警察)仍能自保,不是只有槍或射擊能力而已。
這部電影對我來說,比起善惡所占的比例,更多看到的,是男性友誼與殘酷文化結合的考驗,而在他們選擇「面對友誼」的方式後,都通過了這場考試,其中王鴻全不愧是他們之間的優等生,雖然一開始明顯落後,但他的悟性最強、衝擊最高,最終拿到了最高分。在那之後,當王鴻全真的動手,他們開始在逃時所遭遇的一切,就真的是「黑色喜劇」。
他們在必須上學、無處可逃的情況下,只能彼此依存,並盡力維持平衡。Photo Credit: 禾豐九路提供《黑的教育》劇照獲取「男子氣概」的成就就連交換「祕密」的過程,也是一種男子氣概、恃強凌弱的展現。
韓吉是對無人關心聞問、被社會孤立放棄的岸邊遊民和流浪犬下手——與其說個性卑劣,不如說更呈現了他們無法負責的懦弱,真正強大的只有他們對「惡」的想像力。Photo Credit: 禾豐九路提供《黑的教育》劇照友誼也有階級校園內外的不同在於,同學天天見面,避無可避,跟《伊尼舍林的女妖》裡的小島一樣,在封閉的校園環境,只要被盯上,就算切手指也無法和他們「絕交」。做壞人要有大哥、有錢能「負起責任」,如果都做不到,就只是「做錯事」,要用自身付出代價。文:海藍由九把刀監製與編劇,柯震東執導的台灣電影《黑的教育》,講的是高中男生之間、友誼與精神價值遭到「加強教育」的殘酷成人式。
而在男孩的殘酷文化裡,落單、沒有經過「男子氣概」的認證,就容易成為欺侮的目標。就連他的動手,也是第一次回頭後,看到他們臉上的嘲笑與伴隨而來的羞辱,不願被認知為「膽小鬼」以及「不是一員」的排除——這裡可以看見他們過去相處的模式,使得當下的他未能想到:他們早已畢業,忍住這一刻,立場就會永遠倒轉,他會是掌握他們祕密(如果是真的)、甚至主宰他們人生的「男人」。
這也是男孩文化的一環:你無法時時刻刻展現實力的強大,甚至明知自己沒有實力,但至少在不用負責的情況下,嘴砲絕不能輸。張博偉的「祕密」是因無法反抗主任,所以誘姦其智能缺陷的女兒——甚至不是身心健全的女性。
每個男性都可能成為群體裡的俎上肉,只要成為單一的攻擊目標,就不會得到援手。計程車裡被性侵的女性(張寗 飾),每一次的「酒瘋」都加深了這個夜晚試煉的荒謬:無論是她用精液抹王鴻全的臉、拉著王鴻全結手印,在酒駕臨檢時大喊被輪姦,或是在他們被黑道拖下車,跟著警察離去前告訴他們「要記得改過向善」一樣,都發揮了「怎麼可能讓他們被救贖?要再把他們推下去才好看啊」的作用。